《演員的誕生》真人秀搭配棚內更好看 這里只有演員沒有明星
在《演員的誕生》的舞臺,只有演員沒有明星。
“讓演員回歸表演的初衷,用匠心豐滿角色的靈魂,飽含對熒幕的敬畏,哪怕只剩一個表情,一個眼神,也可以是最純粹的表演。”談到節目的初衷,“演員導師”章子怡從表演角度給出的答案純粹而有力。
什么才是好演員?怎樣才能演好戲?《演員的誕生》正努力打造著演技的試金場。在這里,只有高超的演技值得尊重。作為首檔挑戰頂尖演技的綜藝節目,浙江衛視打造原創自制,為有演技有實力的表演新人、演員新秀們搭建與“老戲骨”面對面切磋演技的真實平臺。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知名演員之間的交流和競技,節目方在籌備期間還開辦了為期近兩個月的演員訓練營,訓練營成員來自國內外,有的是高校學生,有的是酷愛表演的群眾演員,都是有夢想敢挑戰的素人演員。其中,表現突出的還可以被選為“黃金助演團”,而那些最終在競技賽中勝出的演員,更是可以得到評審團們簽約的機會,大大擴展了《演員的誕生》后續的影響力與想象力。
演技界的“技術流”,鮮肉、鮮花也成戲骨
“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小姑娘體內爆發出來的表演張力,非常的到位,很有表演天賦,我也很喜歡。”一段《我的父親母親》的送別戲演完,作為節目最有發言權的“老戲骨”宋丹丹如此點評鄭爽的表現。另一位演員導師劉燁直言鄭爽的演技,“塑造人物的信念感更強,更像小女孩,欲說還羞的東西她都有,這在年輕一代演員里是很少有的。”
隨著一大批影視新星走入大眾視野,“小鮮肉”“小鮮花”引發了不少爭議,社會輿論亦褒貶不一。在此前播出的央視《對話》節目中,著名導演張黎毫不諱言,“老戲骨都是從小鮮肉開始的。他們(小鮮肉)有單純的心,他們想演好戲,好好演戲,這個對我來說最重要。”《演員的誕生》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,鄭爽任嘉倫挑戰經典作品《我的父親母親》,可圈可點的表演得到了導師的表揚;第二期舒暢主動要求真打,并對絕本加入自己的設計,認真的態度換來全場驚艷的表現。
行業爭論你來我往,卻并未給大眾提供可參照的評價標準。演技的好壞,是否有客觀的評價標準?“技術流”地評價演員的演技、形象與角色,《演員的誕生》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的最大正能量,恰恰在引導普通觀眾客觀欣賞“演技”、評價演員。
選手中不乏鄭爽、任嘉倫這樣的流量小花、小生,亦有學院派出身的翟天臨、黃璐,更有在演藝行業浸淫多年的實力派舒暢、周云鵬。無論他們取得過怎樣的成績,參加節目無疑都是種挑戰——站在演技競技的舞臺上,知名度清零;面對老戲骨們的審視,一切重頭再來。